当前,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,深刻重塑经济结构。在这过程中,投资者如何把握技术变革的β?(资料参考:新疆日报《以“数”为媒点燃美好生活新引擎》,2025.6.29)

正在被AI“改写”的千行百业
提效率、降成本,近年来,人工智能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。
l 工业领域,制造业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订单、物流、库存等多源数据预测需求波动,有效缩短产品库存周期,大大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。比如,某钢铁集团基于DeepSeek开发的“数智钢卷智能助理APP”,能够对比不同机组生产效率,提供优化排产建议。
此外,在风险防控方面,针对煤炭行业的“超脑工业垂类大模型”,可预判煤矿瓦斯泄漏、采煤机故障等风险,使得运维响应效率提升90%。
(资料参考:经济日报《AI产业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》,2025.7.1;中国经济网《AI赋能制造业效应凸显》,2025.6.10;太原日报《山西省内首个工业领域AI大模型完成备案》,2025.6.29)

l 农业领域,AI已经渗透进育种、生产、加工、供应、销售等多环节,推动农业从业者向管理者转型,负责监督和协调工作。
AI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
育种环节
搭载国产大模型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实现田间自主观测与基因分析,显著缩短高产抗病品种的培育周期。
生产环节
北斗+5G+AI算法驱动农机自主作业,无人机完成精准喷洒、灾情监测等,AI病虫害诊断更高效准确,无人农场实现人力解放、产量提升。
供销环节
AI算法实现水果分级分选、渠道分配、订单&库存匹配等全流程管理,电商平台AI工具包重塑营销模式,降低营销成本。

资料参考:《AI能否“爆改”农业?——“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”系列报道之四》,2025.4.3
l 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,在日常业务中积累了海量用户及交易数据,与AI技术应用天然契合。目前,国内外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生成式AI在业务场景落地,主要可以分为智能服务、智能投研、金融风控、生产赋能等4个领域。
锚定AI时代的“新兴龙头”
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,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、颠覆性成果,其战略价值已超越单一的技术或产业范畴,成为赋能产业升级、重塑产业格局的核心引擎。预计到2030年,中国的人工智能采用率将超过30%,将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0.2-0.3个百分点的增长。(资料参考:光明网《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》,2025.6.27,资料参考:新浪财经《高盛: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》,2025.4.18)
看好人工智能发展的投资者,可考虑关注科创板人工智能ETF(588930)及其联接基金(A类:023550,C类:023551,I类:023552)。该基金跟踪的科创AI指数(950180.CSI),筛选科创板30只新兴龙头AI企业,可助力一键覆盖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。(参考资料:中证指数官网)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